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,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。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。

7月21日《决定》公开,其中涉及大量与自主可控及基础科技创新相关的论述。提出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,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,健全强化包括集成电路、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在内的发展体制机制,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、成果应用,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。
当前,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新一轮科技革命何产业革命深入发展,单边主义,保护主义明显上升,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。在此背景下我们强调实现产业体系自主可控,而实现自主可控不等于追求自给自足,那么什么是自主可控呢?
自主可控:是指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较强的把控力,确保安全可靠,同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。涉及到对实物资产(如原料、零部件、生产设备、机械装备等)和无形资产(如技术、软件、知识产权等)的供应控制。自主可控的实现不仅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,而且在特殊时期能保障基本安全,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。要求通过自主研发设计,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,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、生产、升级、维护的全程可控,不受制于人。在信息技术领域,自主可控包括芯片和硬件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和中间件、网络安全、关键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发展,以提高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,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,保障国家信息安全,提高核心竞争力,以及提高在网络攻防、数据保护、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能力。近日的“微软蓝屏故障”造成多国的公共服务领域航空、铁路、医疗、能源、金融、零售等基础设施行业的严重影响,截止今日也未曾完全消除,此全球性事件表明IT系统依赖全球“一极”体系的支撑,导致的突然中断势必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性,同时也凸显构建自主可控的IT架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
(以上图片来自上游新闻)
自主可控往前追溯:在2011年《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若干重大意见》中首次提出至今13年,在这过程中经历2013年的“棱镜门”事件,2018年的“中兴事件”,2019年的“制裁华为事件” 我们不得不佩服决策者的高瞻远瞩,因此自主可控被视为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,是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,被视为提高我国科技领域话语权和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。
自主可控并不是从头开始,也不是闭门造车,并不是排斥国外技术和产品,禁止国外技术,很多从业者自嘲“国外一开源,国内自主创新”,完全从头自研是一种实现自主可控的方式,也是高标准但更需要高质量的产品,但并不是唯一方式,基于开源或买断授权吃透源代码的二次开发,也是一种实现自主可控的方式。
比如现阶段基于国外授权的CPU指令集、Linux内核的国产操作系统、部分基于开源数据库的国产数据库,以及基于开源指令集的RISC-V这些都是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,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良好实践,更是为我国自主可控产业做出重大贡献,更需要参与者、从业者更多的去使用自主可控产品,用一颗包容的心一起见证我国自主可控产业的成长。
华芯创辉,擅长于国产芯片方案设计、企业级开源硬件平台的研发和生产,为客户提供国产化核心模块、行业板、开发板、行业平板和工控主机等产品。愿同有道之士一起为国产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